告別安眠藥!如何用失眠認知行為治療改善你的睡眠

全球有10-20%的人長期受到失眠的影響,這凸顯了睡眠障礙的嚴重性。失眠的解決方案與各式各樣的睡眠輔具產品琳瑯滿目,但到底哪個才真的有效?你有聽過認知行為治療嗎?在睡眠醫學研究上,已被證實有效的失眠療法是『失眠認知行為治療(CBT-I)』,認知行為治療是少數有大量的長期醫學研究證據支持的失眠治療方式,專門幫助那些夜夜難眠的朋友們找回甜美睡眠。

什麼是失眠認知行為療法(CBT-I)?

240506_部落格KV_1000x555px_01

失眠認知行為治療主要是透過改變那些讓你睡不好的負面想法、感覺和行為。這種方法利用認知重構、刺激控制、睡眠限制、放鬆訓練和心理教育等技術,無論其起因於焦慮、慢性失眠還是生活習慣影響,這些都能幫你一步步戰勝失眠。CBT-I不僅僅是關於管理症狀,它從根本上解決失眠的原因,因此對於想要從根本上改善睡眠的人來說,是個長久之計。它教你如何改掉那些妨礙睡眠的壞習慣,建立助眠的良好行為,目的是讓你的睡眠品質得到全面提升,而且盡量不依賴藥物,無論你是失眠治療的新手,還是在尋求傳統失眠治療的替代方案,這篇指南能給你全面了解認知行為治療如何幫你解決睡眠問題。

失眠認知行為治療(CBT-I)的基本架構

對於那些與失眠的挑戰搏鬥的人來說,失眠認知行為治療(CBT-I)就像是一盞指路明燈,帶來希望。它從多個角度入手,全面打擊失眠。想象一下,你的睡眠就像是一部精密的機器,而失眠就是其中的小故障。認知行為治療針對失眠(CBT-I)就像是一位熟練的技師,透過一套完整的工具組來修復這台機器,讓它重新順暢運作。讓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CBT-I都包含哪些重點部分和它是怎麼運作的:

CBT-I的內容

  • 睡眠限制療法(SRT)和刺激控制療法(SCT):這兩者是CBT-I的主力軍。SRT讓你的睡眠驅動力增強,幫助你一覺到天亮;SCT則是改變你的行為,解決夜裡醒來的問題。這就好比是調整機器的設定,讓它在需要的時候高效運轉。SRT確保機器不會過早啟動或過晚關閉,就像是控制你上床睡覺和起床的時間,讓睡眠更加集中。SCT則是確保機器只在正確的條件下啟動,比如,讓你的床只與睡眠和休息聯繫在一起,避免在床上進行其他活動(如看手機或工作)。
  • 睡眠衛生教育和認知療法:睡眠衛生教育會告訴你哪些行為會影響睡眠,認知療法則幫你改變那些不利於睡眠的思維。

    CBT-I如何運作?

  • 治療過程:CBT-I通常會透過六到八次的療程進行,每次都有特定的目標。
  • 靈活的形式:無論是面對面,還是透過視訊在家裡,個別或是團體形式,CBT-I都能靈活進行。
  • 數位選擇:如果你沒辦法親自參與,那麼數位CBT-I應用是個不錯的選擇,它讓你能在任何地方進行同樣結構化的治療。

240506_部落格KV_1000x555px_02

認知重構

在面對失眠時,認知重構是認知療法中一個非常關鍵的步驟。主要目的是幫助你重新評估和改變那些關於睡眠負面或不實際的想法,這些想法往往是導致你失眠的罪魁禍首。讓我們來看一個實際的例子:假設你晚上躺在床上,不斷告訴自己「如果我今晚又睡不好,明天一定會毀了!」這種想法不僅增加了你的焦慮,也使得放鬆和入睡變得更加困難。認知重構的過程中,我們會挑戰這樣的思維,並嘗試用更實際、更積極的觀點來替代它。
首先,我們會詢問:「真的是每當我睡得不好,隔天就一定會很糟糕嗎?」透過回顧過去的經歷,你可能會發現,即使睡眠不佳的夜晚之後,也有許多日子是過得相當不錯的。接著,我們會探討一個更實際的想法,比如「雖然好的睡眠可以讓我隔天更有精神,但即使睡得不好,我也有辦法找到方法應對一天的挑戰。」這種想法減少了對完美睡眠的壓力,並且提醒你,你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反應,而不完全是被睡眠的品質所支配。通過這樣的認知重構,你不僅能減少睡前的焦慮,還能逐漸建立更健康、更積極的睡眠觀念。

刺激控制

刺激控制是失眠認知療法中一個核心策略,重塑你與睡眠環境(例如:床和臥室)之間的關係。這個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清晰劃分床的用途,讓大腦學會床等於睡眠,建立起一種「只要我上床,我就能睡著的信心」。比如說,如果你躺在床上翻來覆去,腦子裡想的全是「我為什麼睡不著?」這類的問題,那你就落入了一個讓床成為焦慮來源的陷阱了。刺激控制的做法是,當你發現自己在床上超過20分鐘還沒睡著時,就起來到另一個房間做其他事情,比如閱讀或聽輕音樂,直到你感到睏了再回到床上。這樣可以幫助你的大腦重新學習床是用來睡覺的地方。
還有一點很重要,無論你前一晚睡得好不好,都要保持固定的起床時間。這實際上是幫助你的生理時鐘建立一個清晰的節奏,讓你的大腦知道何時該醒,何時該睡。

睡眠限制

睡眠限制聽起來好像要強迫自己減少睡眠時間,但其實這是一個巧妙的方法,用來增進你的睡眠品質。透過縮短你在床上無效時間,讓你的大腦和身體學習到「床是用來睡覺的地方」,從而加快你入睡的速度,並提升睡眠的深度。比方說,如果你每晚在床上度過8個小時,但實際上只睡了5個小時,那麼你的睡眠效率其實不算高。睡眠限制的做法是調整這個比例,可能一開始只讓你在床上待6個小時。雖然這聽起來可能有點嚇人,但這麼做的目的是讓你的身體真正感到疲倦,在這6個小時內盡可能都在睡眠狀態中。這不是要你長期減少睡眠時間,而是一種短期內的訓練,目的在於重新建立你對床和睡眠的正確認識。一開始可能會感到有些困難,但許多人發現,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之後,他們能夠更快入睡,夜間醒來的次數減少,且早上醒來時感覺更加精神飽滿。
最重要的是,這種方法不需要藥物介入,它教你如何利用自己的作息來改善睡眠。一旦你的睡眠模式變得穩定,你就可以逐步增加床上時間,直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睡眠需求量。

240506_部落格KV_1000x555px_03

放鬆技巧

放鬆技巧不僅能幫助減輕身心的緊張狀態,也是重新獲得深層睡眠的關鍵。這些技巧包括深呼吸、逐步肌肉放鬆以及正念冥想等,這就像是給你的大腦和身體一個「休息」的指令。
深呼吸是一種簡單卻極其有效的放鬆技術。通過深深地吸氣,然後慢慢地呼氣,這個過程就像是給你的大腦按了個「暫停」鍵,幫助你從一天的忙碌或者即將到來的睡前焦慮中暫時抽離。當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其他令人分心或令人焦慮的思緒就會自然淡去,讓身體進入一種準備睡眠的狀態。
逐步肌肉放鬆則是透過有意識地緊張然後放鬆身體各個部分的肌肉群,就像是你先緊緊握拳,然後放鬆,感受手部的壓力慢慢消失,從而達到全身放鬆的效果。這種方法不僅能提高你對身體不同部位的意識,還能減少身體的緊張感,以準備好進入夢鄉。
正念冥想則是另一種強有力的工具,它教你專注於當下的呼吸、感受,不去評判或糾結於其他任何事情,你可以學會如何減少那些導致睡眠問題的負面思緒,並培養出一種更加寧靜和放鬆的心態。

240506_部落格KV_1000x555px_04

心理教育與實際應用

心理教育類似提供一份精確的導覽圖,幫助參與者深入理解失眠的成因及其對人體機制的影響,而家庭作業則是知識的實際應用,例如:心理教育會深入探討睡眠規律、影響睡眠的行為因素以及正向與負向思維如何影響睡眠品質。實際應用包括記錄睡眠日誌、實施放鬆練習或調整睡前習慣等活動,促使參與者積極參與治療過程,透過自我觀察和調整,增強對自己睡眠模式的了解和控制,它們共同作用於提升自我管理失眠的能力。

CBT-I真的有效嗎?

失眠認知行為治療(CBT-I)被美國內科醫師學會認為是對抗失眠非藥物的首選治療方法,CBT-I不僅對急性和慢性失眠顯示出70%到80%的有效性,改善睡眠品質和時長有所成效,但卻無伴隨藥物的副作用,多數患者在經過四到六次治療後即可見到顯著改善,主要表現在減少入睡時間、增加總睡眠時間以及減少夜醒次數,儘管總睡眠時間的提升幅度較小。這些證據共同證明了CBT-I作為一種有效、安全且持久的解決方案。

CBT-I的挑戰與考量

雖然失眠認知行為治療(CBT-I)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在其推廣和實踐上仍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很多人對CBT-I還不夠了解,或者覺得求助心理治療有點尷尬,醫師因時間限制或不熟悉CBT-I而導致使用率低,再加上CBT-I專家不夠多,讓很多需要幫助的人錯失了治療機會。解決的辦法包括加強對患者和醫生的教育,提供更多的專業培訓,並且透過政策和資金的支持讓這個服務更普及。此外,遠程醫療和數位CBT-I程序的應用顯示了提高治療可及性的潛力,如果醫生能夠提升能力或是把病人轉介給CBT-I治療師,CBT-I就能幫助到更多的人。透過這些努力,CBT-I有望觸及更廣泛的受眾,從而為患有失眠的人群帶來更有效的治療成果。

總結

透過這篇指南,從調整我們對睡眠的想法、限制床上時間,到學會放鬆身體的各種技巧,CBT-I提供了一整套戰略,幫助我們擺脫失眠的困擾,CBT-I用的是從根本解決問題的方式,讓我們朝著健康睡眠的目標邁進。考慮到未經治療的失眠對身體、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廣泛影響,因此CBT-I的角色特別重要。它成為對抗失眠的首選方法,但要讓CBT-I發揮最大效用,我們得先跨過一些障礙,克服現有的獲取障礙並提高公眾和專業人士的意識,通過透過遠程醫療和數位平台擴大CBT-I的可及性,我們就能讓CBT-I惠及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大幅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

我真的睡得好嗎-fat

 

Author
Picture of 劉文德教授
劉文德教授
Dr. BreathE 原氣醫生協同醫療平台 大安丰采睡眠醫學診所院長 台北醫學大學呼吸治療學系副教授 專長:睡眠呼吸障礙共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