顳顎關節痛睡不好?如何同時擺脫顳顎關節睡眠障礙共病?
大家好,我是馬永昌醫師。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探討過大約九成的顳顎關節症候群(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 TMD)所產生的疼痛,其實並非來自顳顎關節(TMJ)的問題,而是由不良咬合干擾導致的咀嚼肌疼痛。很不幸,當前大部分所謂的顳顎關節“治療”,如咬合板或復健等,這類所謂的“治療”,醫生其實並沒有找出真正「病因」是什麼,而僅停留在處理「病徵」(也就是疼痛)。這樣的”治療”不僅是忽略了冰山底下真正的問題,更容易變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情形,患者換了一個又一個醫院和醫師還是沒有解決問題。有個笑話說,當醫生不知道怎麼解決你的問題時,他大概就會把你轉去精神科。🤣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分享一個常見的顳顎關節合併睡眠障礙(TMJBDS)的臨床案例,也歡迎你分享這篇文章給你周圍有這類問題的親人。
長期淺眠又會磨牙的李小姐
李小姐是一位上班族,平時工作繁忙,壓力不小。某天她在張口時突然感到不適、像是脫臼的感覺,甚至一度無法正常張開或是閉合嘴巴。之後一陣子,她開始注意到顳顎關節部位出現卡卡聲,且這種情況越來越頻繁。除了顳顎關節的問題,她還有睡眠障礙問題:難以入睡、淺眠、易醒、夜間會磨牙、醒來後常感到疲倦,總是覺得睡不飽。她的症狀其實已經困擾她超過一年,因為自覺還能夠忍受,想說過一陣子就會自己好,因此始終未曾積極治療。
初次門診檢查
李小姐第一次來到我們診所時,我們幫她做了顳顎關節電腦斷層、電腦咬合分析和肌電圖的詳細檢查,我們發現李小姐的顳顎關節沒有什麼大問題,她的主要症狀都來自於咀嚼肌群與肩頸部的肌肉疼痛。此外,她也有咬合不正的狀況。李小姐十年前有做過牙齒矯正,並拔掉四顆小臼齒;但很不幸,看起來她的咬合不正問題從來就沒有得到解決。
牙齒咬合(圖1):可以看到牙齒矯正後的咬合變成深咬 ( deep bite ) ,深咬的咬合常是造成咬合干擾的原因。
電腦斷層(圖2):左右顳顎關節都沒有嚴重磨損,可以初步排除顳顎關節炎引起的不適。
術前呼吸道電腦斷層(圖3)顯示她的上呼吸道非常狹窄,最小截面積僅有83 mm²(根據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相關研究,呼吸道截面積小於200 mm²通常與嚴重阻塞有關),這會直接影響她的睡眠品質,導致疲倦和睡眠不足。拔除了四顆小臼齒做牙齒矯正所造成的口腔空間縮小讓原本就不太寬的呼吸道變得更加狹窄。
電腦咬合分析圖(圖4):顯示患者右側咬合力佔68.9%,且有許多咬合干擾。不平衡的咬合力分布會導致頭頸部咀嚼相關的肌群出現不適,這些都是引起李小姐疼痛、張口困難和頭頸肩痠痛等症狀的原因。
針對病因的個人化治療計劃
排除顳顎關節內部的問題後,李小姐的問題其實很好解決。她的顳顎關節症候群(正確說是口腔肌肉紊亂症)的病因是來自於深咬所產生的咬合干擾所造成的肌肉疼痛;而她的淺眠、難以入睡以及磨牙的睡眠相關問題,則與極度狹窄的上呼吸道有關。很不幸,這兩個問題都跟她之前的牙齒矯正脫不了關係。牙齒矯正完造成的深咬是咬合干擾的主因;而不當地拔除了四顆小臼齒做牙齒矯正造成口腔空間縮小,舌頭在沒有空間的情況下只能往後擠壓原本就不寬的呼吸道,造成呼吸道極度狹窄的情形。這是李小姐睡眠問題的主因。
診斷是醫師最重要的關鍵,因為沒有正確的診斷就不會有有效的治療。在正確診斷出李小姐的問題後,我們就為李小姐制定了合乎邏輯的階段性治療計畫。
第一階段:二次牙齒矯正
在理解了自己的狀況後,李小姐相當配合我們的所有治療計畫,並瞭解這是個二次矯正的過程。我們使用隱適美(Invisalign)透明牙套進行牙齒矯正而非使用傳統矯正器。隱適美採用的電腦輔助設計軟體,可以讓我們策略性地逐步移動個別牙齒到理想位置,減少牙齒矯正過程中咬合干擾所帶來的口腔肌肉紊亂與不適。(傳統矯正器不適合用於這樣案例的原因是因為兩者的力學原理完全不同,矯正器和金屬線會讓全部的牙齒整體移動而較難達到個別移動的狀況)此外,透明牙套的厚度與彈性可以墊高牙齒咬合,使顳顎關節移動至放鬆位置,從而改善肌肉的不適。
第二階段:電腦咬合調整優化咬合
牙齒矯正完畢後,我們利用電腦咬合分析進行精確的咬合調整。這邊要說明一下,牙齒矯正後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咬合干擾大幅改善,但仍需做最後精確咬合調整(finishing),確保咬合力分布均勻。這個重要的步驟常常被大多數的醫師所忽略。
多面向改善的治療結果--顳顎關節與睡眠障礙共病
大概在牙齒矯正開始約幾個月後,李小姐的顳顎關節相關症狀其實就已經消失了。除了二次矯正讓她的牙齒變得整齊、咬合變得理想外;最重要的是,在療程結束後的回診追蹤時,李小姐反應她的睡眠品質有了明顯改善,入睡變得更容易,夜間中斷的次數也減少了。李小姐對於我們的治療結果滿意度極高,然而,為了進一步解決她的上呼吸道狹窄問題,醫師在她完成牙齒矯正後建議開始使用止鼾牙套。
在牙齒矯正結束後,李小姐開始使用止鼾牙套,這進一步提升了她的睡眠品質。止鼾牙套通過將下顎向前移動,改變舌頭和喉嚨後部軟組織的位置,保持呼吸道暢通,有效減少打鼾和呼吸中止的次數。由於李小姐的口腔結構經過矯正調整後更加適合佩戴止鼾牙套,加上止鼾牙套是客製化定制設計,增加了佩戴的舒適度,提高了她每天的使用意願,使得牙套可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使用止鼾牙套後,李小姐的夜間呼吸變得更加順暢,現在大致上都可以立刻入睡且一覺到天亮,白天也是活力充沛可以保持精力和清晰的思維,綜合這些治療方法,李小姐的睡眠和整體健康得到了顯著改善。她對治療結果的高度滿意,充分證明了多面向治療方案在解決睡眠障礙和顳顎關節問題十分有幫助。
術後呼吸道電腦斷層(圖5)我們的牙齒矯正計畫採取擴張牙弓與口腔空間,為舌頭後方極度狹窄的呼吸道增加了一些空間。從術後的電腦斷層可以看到李小姐的上呼吸道最狹窄處從原先的截面積 83mm2 提升至約 107 mm2 ,整體增加了 30%。這是她的睡眠問題得以改善的主因。
結語
精確的診斷是有效治療的基礎,而有效的治療往往能帶來多面向的改善。據統計,顳顎關節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約有六成的患者會同時出現這兩種問題,並互相影響,形成惡性循環。成功治療這類患者通常需要跨專科的協同醫療模式和患者的積極配合。通過綜合牙齒矯正和止鼾牙套等多種治療方法,我們不僅能夠解決單一問題,更能夠打破這種惡性循環,為患者帶來全面的健康改善。李小姐的成功案例正是這種多面向治療方案的最佳證明。
參考文獻
- Lauriane Jugé, Fiona L Knapman, Peter Humburg, Peter G R Burke, Aimee B Lowth, Elizabeth Brown, Jane E Butler, Danny J Eckert, Joachim Ngiam, Kate Sutherland, Peter A Cistulli, Lynne E Bilst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dibular advancement, tongue movement, and treatment outcome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leep, Volume 45, Issue 6, June 2022, zsac044, https://doi.org/10.1093/sleep/zsac044
- Tan SN, Kim J-M, Kim J, Sung CM, Kim HC, Lee J, et al. (2022) Head rotation improves airway obstruction, especially in patients with less severe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without oropharyngeal collapse. PLoS ONE 17(5): e0268455.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68455
- Chun, Y., Jo, J.H. & Park, J.W.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on characteristic pain in temporomandibular dysfunction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Head Face Med 20, 6 (2024). https://doi.org/10.1186/s13005-024-004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