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Obstructive Sleep Apnea , OSA)指的是在睡眠時呼吸會變弱或停止,導致體內血氧濃度降低,從而造成睡眠障礙的一種全身性疾病。在白天會出現嗜睡及頭痛、注意力不易集中等情形,使生活品質變差。
OSA 與高血壓、糖尿病,以及代謝症候群的發病有關,情況嚴重的話,還會成為心血管障礙及腦血管障礙的危險因子。OSA 的成因是由於在睡眠時上呼吸道變狹窄、阻塞造成。
為什麼只有在睡眠時會發生呼吸中止呢?原因在於姿勢的問題,因為睡眠時的姿勢為平躺,構成呼吸道的舌頭及軟顎、脂肪組織會下沉,使呼吸道變狹窄。另一個呼吸道變狹窄的原因是肌肉的問題,人在睡眠時身體會放鬆,舌根也會因為肌肉鬆弛而下沉,呼吸道周圍的組織也會放鬆,所以呼吸道變狹窄進而阻塞。
睡眠呼吸中止症可以影響任何人,甚至是兒童,但某些因素會增加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以下特徵可能會增加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
男性發生睡眠呼吸中止的風險較高,大約是女性的兩倍。但是如果婦女超重,則發生的風險會較男性更高。此外,停經後女性患病的風險也會再提高
睡眠呼吸中止症並非專屬中老年的疾病,孩童也可能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有別於成人常見以肥胖為主因,造成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常見原因為先天顱顏異常、扁桃腺肥大或腺樣體肥大。孩童在家中睡覺時若有嚴重打鼾或白天精神無法集中的情況,父母親要特別注意。
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中約有 30-50% 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目前不確定何為因果關係。
吸煙者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是非吸煙者的 3 倍,原因為吸煙會增加上呼吸道發炎和阻力。
還有一些口腔症狀可能顯示你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OSA的真正恐怖之處,在於對全身都有不好的影響,有高血壓、糖尿病、心律不整、血脂異常、動脈硬化、肥胖、心臟衰竭、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障礙等併發症。
OSA病患會因為呼吸中止而處於缺氧、高碳酸血症狀態。當體內氧氣變少,心臟及血管等循環器就會過度運作來補充氧氣,最後造成身體負擔。這種情形每晚不斷累積下來,就會引發這些併發症,這些併發症會讓血栓容易堵住血管,引發致死的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障礙等併發症危險性也會變高。
由於呼吸中止會妨礙睡眠,所以在睡不好壓力下,睡眠時分泌的賀爾蒙平衡就會失調,導致出現胰島素抗性。結果就會引發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等併發症。
以排除病因為目的的治療方式。若脂肪過多為氣道阻塞原因時,就需要進行減重。若鼻腔、扁桃線、軟顎為為病因時,就需要進行耳鼻喉科手術。若是下顎較小或過於後縮的情況時,則需要進行正顎手術。
目前較多使用連續陽壓呼吸輔助器(CPAP)進行治療。而止鼾醫生則採用口內矯正器裝置(Oral Appliance)進行治療像是數位止鼾器,以及睡眠姿勢的指導,像是使用側臥來輔助睡眠。
在OSA治療方式中,CPAP為目前最常使用的治療方式。CPAP治療是使用氧氣罩將施加正壓的氧氣送入呼吸道,將舌頭與軟顎撐開來,使呼吸道暢通。
輕重度的病例都有效果,也能降低高血壓、心臟衰竭、腦血管障礙等併發症的風險,是醫科治療OASA時的首選。其缺點為裝戴時可能會感到不習慣、麻煩、攜帶不便,而導致無法遵從醫師的指示來做治療。
OA則是適用於輕度到中度的OSA病患,是將口內裝置裝設在口腔內,使下顎往前方移動,透過舌肌的牽引使軟顎向前,撐開上呼吸道保持呼吸暢通。
與CPAP治療相比,病患較能配合醫師的指示來做治療,對於一些重度病患也能發揮一定的效果。因為治療效果會因人而異,所以治療之前可以先與醫師討論。
當後頭部靠在較高的枕頭上時,頸部就會前屈,使呼吸道狹窄,會讓OSA的狀況更為明顯。平常可以調整睡覺的姿勢來改善,將身體呈現側臥與下顎抬起的狀態來保持呼吸道暢通,可以使用維持姿勢的寢具來輔助(抱枕、墊背)。這種輔助性的治療只能稍微緩解症狀,若是嚴重的OSA或症狀依然沒有改善,還是要請專業醫生來判斷及治療。
如果您的家人長期有打鼾的情況務必要積極治療。因為打鼾可能是OSA的表象,而OSA可能導致許多的健康風險。
夜間磨牙為睡眠障礙之一,睡眠呼吸中止症(OSA)經常與夜間磨牙合併。上下一體的口內裝置有時可以改善 OSA 症狀之外,也能減少磨牙的發生; 但是也有發生過配戴口內裝置後,磨牙症狀未減少的案例。由於是在口內裝置固定住上下顎的情況下發生磨牙,導致顳顎關節出現明顯的症狀,此狀況就要將口內裝置變更為分離型來減輕副作用,達到良好的治療。
併用的方式分為兩種。
造成嗜睡的原因並非都是 OSA。必須要經常懷疑有其他睡眠障礙存在,要仔細判讀用來診斷 OSA 的檢查報告,有時會記載睡眠受到阻礙的原因; 像是呼吸、週期性四肢運動,或是自發性驚醒等。若是與呼吸相關的驚醒次數較多的話,嗜睡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OSA。此外,像是處猝睡症、日夜節律睡眠障礙、睡眠時間短等,若有這些症狀,也必須去懷疑是否有OSA。
顳顎關節障礙的症狀有分很多種,由於數位止鼾器會將上下顎的牙齒整體包覆住,下顎的位置會往前移動,所以有些類型的顳顎關節障礙患者反而不適用。若是病患有顳顎關節的問題,可以先讓醫師了解顳顎關節的情況,進行討論後再做治療。
會罹患小兒 OSA 大多都是因為扁桃腺肥大及肥胖所造成的。肥胖問題基本上就是靠減重治療,並找出肥胖的原因進行生活習慣上的改善。扁桃腺肥大則是進行扁桃腺摘除手術。小朋友會有換牙期,若是使用數位止鼾器來調整會有些許的困難度,甚至可能對齒顎發育有影響,雖然不是不可行,但需要非常注意,建議與醫師進行討論後再做治療。
有報告指出,會有牙周病的惡化與咬合的變化等副作用。裝戴上數位止鼾器後,下顎會被牽引至前方,因此回到原來位置的力道會被施加在牙齒上。若本來就有牙周病,且未加以充分控制時,牙齒就會整晚都承受像有咬合性外傷一樣的負擔,而導致牙周病有惡化的趨勢。若牙周病有控制好,使用就不會有過多不好的影響,所以持續進行數位止鼾器治療的話,就必須對牙周病進行定期檢查。
至於咬合變化的部分,配戴數位止鼾器後下顎會被牽引至前方,所以起床時一定會有下顎往前位移造成的咬合變化。通常在白天進行咬合,咀嚼動作後,咬合位置就會回到原位,但是原本咬合就不穩定的病患,咬合就不會回到原處,也有病患就下顎維持在前方後,咬合位置就固定下來了。要防止此情況的發生,就是咀嚼食物時都使用後牙來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