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的睡眠對維持一生良好的健康至為重要,睡眠會全面地影響每個人身心健康狀態與整體幸福感。對許多人來說,一夜好眠是個奢侈。
據估計在台灣計有約300萬人有睡眠障礙,然而大部分的人從未尋求協助。大多數人從未正視過睡眠問題,一方面是長期的麻木,另一方面則是缺乏睡眠知識與自我覺察。
如果常在醒來時感到昏昏欲睡、容易發怒或發覺身體協調性越來越差,可能正因睡眠障礙而導致睡眠不足。請進行以下 2 分鐘的測驗,了解自身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或其他的睡眠障礙。
睡眠測驗-我有睡眠障礙嗎?
為了提供幫助,以下是我們製作的一個小測試,用來檢測你是否睡得足夠:
- 每天早上我常常拖著疲憊的身體起床?
- 我需要依賴咖啡因或其他刺激物來提神?
- 我是否在一週當中睡不足,而期望用周末補眠?
- 我是否因缺乏注意力、興趣、體力或記憶力不佳而苦惱?
- 我是否在白天昏昏欲睡?
- 我是否在安靜的環境中容易睡著或在開車時易打瞌睡?
- 我一上床就睡著了嗎?
睡眠不足症候群:如果對上述任何一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你可能需要更多的睡眠!
睡眠障礙:如果每晚都有適量的睡眠量,但仍然發現自己出現這些症狀,那麼你可能患有睡眠障礙,應該向我們的睡眠專家醫師諮詢。

為了幫助你有更多對於睡眠的認識,我們整理以下這份關於睡眠和睡眠健康基礎知識的指南。請繼續閱讀下方的文章了解更多:
什麼是睡眠?
人一生中有 1/3 的時間都在睡覺,然而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為什麼睡眠如此重要。睡眠對於您的生存是必須的,並且幾乎對所有動物的生存,睡眠都是必要的。
對於睡眠必要性相關的科學研究發現,老鼠連續兩到三週不睡覺會死亡,就像沒有食物或水一樣。很明顯的,睡眠不足的影響所導致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這就引發了兩個重要的問題:我們的身體和大腦在睡眠期間在做什麼?為什麼睡眠過程對我們的健康如此重要?
睡眠期間的大腦和身體在做什麼?
許多人以為睡眠是大腦和身體停止休息的時間,但事實並非如此。在某些睡眠的階段時,我們的大腦會像清醒時一樣在努力運作!
此外,我們在睡著時許多生理現象也在身體中進行:體溫會下降 1-2 度,呼吸會變得更規律,心跳和血壓也會降低。雖然大多數的身體功能,如腎功能,在睡眠期間會下降,但其他某些過程,如生長激素的分泌,實際上會增加生產。
不同種類的睡眠階段
我們的睡眠主要分為兩大類:
- NREM(non-rapid eye movement) 非快速動眼期睡眠
- REM (rapid eye movement) 快速動眼期睡眠
NREM Sleep非快速動眼期睡眠
非快速動眼期(NREM)睡眠分為三個階段:
這三個階段構成了我們大部分的睡眠時間(約占 70%-75%)。當我們陸續進行這些睡眠階段時,我們的大腦功能就會逐步降低。
(清醒和睡眠的過渡階段):
「打瞌睡」便是屬於這個階段,若是在這個階段醒來時,你甚至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剛才已經睡著了。
(深度睡眠的開始):
這個階段會有伴隨著大腦活動的間歇性激發,有可能做夢,但通常並不常見。
(慢波睡眠):
第三階段是最深層的睡眠階段。在這個睡眠階段,大腦活動以同步波的形式上下移動。如果某人很難被喚醒,他們可能正在經歷第 3 階段的 NREM 睡眠。
快速動眼期(REM) 睡眠
在剩下的 25%-30% 的睡眠時間裡,我們會經歷快速動眼期(REM)睡眠。在處於 REM 睡眠期間,大腦比 NREM 睡眠期間更活躍,甚至不亞於我們清醒時的大腦活動。
這時是最有可能做夢的睡眠階段,你的心跳速率會加快,肌肉活動會被抑制,眼球會向各個方向抽搐(這其實就是快速動眼期 REM 名稱的來源)。
為什麼我們需要睡眠?
儘管科學家們多年來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仍然無法明確知道為什麼我們需要睡眠。
科學家確實知道的是,大部分的高等動物會睡覺和做夢,但確切的原因仍不清楚。科學家們正在更深入研究某些貌似合理的理論,例如:
當我們努力工作時,會更容易疲勞,並且需要更頻繁地睡覺。
這個理論支持了睡眠是我們大腦和身體的休養期的觀點。睡眠讓我們的身體、器官和大腦有時間休息、保存體力和自我修復。
人們認為睡眠實際上可能是一種保護我們安全的方式。當天黑時,被掠食者或環境危險傷害的風險比較高。我們在晚上睡覺,可以降低與夜行性掠食者面對面或在黑暗中走錯路並使自己受傷害的風險。
在睡覺的時候,我們代謝能量也變得比較慢,在採集資源困難的情況,睡眠提供了在尋找食物效率較低的期間儲備能量的一種方式。
科學家發現睡眠對大腦發育非常重要,特別是對每天可以睡多達 14 小時的兒童和嬰兒。
當我們在睡眠不足的狀況下,會開始感到精神受損和健忘,這一事實也證明了睡眠對我們的心理健康有多重要。
睡眠是必要的。雖然我們可能不清楚到底為什麼睡眠很重要,但我們已知的是,睡眠不足的影響會對我們的身體及心理健康都產生嚴重的衝擊。
良好的睡眠習慣是什麼?
日常例程對我們每日的生活很重要——就寢時間也是如此。藉由遵守固定的就寢時間表並改善夜間作息,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在床上度過的時間。
每個人都可以採取一些基本的步驟,來確保每晚獲得最好的睡眠,包括:
訂定規律的睡眠時間表
每天在固定的時間起床和睡覺,可以幫助運用身體天然的 24 小時內部時鐘,它也被稱為晝夜節律。這種身體時鐘有助於確保在夜晚躺下睡覺時覺得疲倦,並在早上醒來時準備好面對一天的工作。
研究顯示,與睡眠時間相同但不遵守時間表的人相比,遵循規律睡眠時間表的人在白天會感到更警覺且較少打瞌睡。
請嘗試建立一個適合睡眠的時間表,確保得到所需要的睡眠量。如果可以的話,請在周末(大致)保持這個時間表,既使有熬夜再回頭補眠的誘惑也是如此。
養成睡前好習慣
不要低估習慣的力量。建立一個既放鬆又持續一致的睡前習慣,將有助於放鬆下來,讓身體知道睡覺的時間到了。我們推薦的一些睡前習慣包括:
- 洗個熱水澡
- 閱讀書籍
- 做睡前瑜珈
諸如此類的活動可以有效降低壓力,而當感受到的壓力越小,就越容易入睡。
睡前滑手機導致睡眠品質變差
當養成好習慣時,去除壞習慣也很重要。所以,若來到就寢時間,請將電子用品關機,手機、電視和筆記型電腦都會發出一種減少褪黑激素分泌的光,而褪黑激素是人體自然產生的一種激素,可以幫助入睡。
這些燈光會誘使身體保持清醒和警覺,使其更難入睡,並可能導致整個晚上處於淺眠的狀態。
營造放鬆的寢室氛圍
寢室應該是一個鼓勵舒適、完整夜間睡眠 的空間。請用一點時間讓寢室有利於睡眠。
- 保持涼爽:涼爽的房間最適合睡覺,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建議將臥室溫度設置在攝氏18.5度(這可能因人而異)。當我們入睡時,我們的身體會自然冷卻下來,因此盡快達到最佳睡眠溫度有助於促進更深層的睡眠。
- 保持安靜:當試圖入睡時,大聲的噪音會分散注意力。我們建議使用噪音睡眠儀、深度睡眠風扇或睡眠安擾儀來阻擋這些噪音。
- 臥室裡禁止使用電子產品:睡前最後一次查看手機的衝動可能很強烈,但對優質睡眠的需求更強烈!不用擔心 – 當醒來時,訊息仍會存在。
- 移除任何其他干擾:工作、電視、寵物或任何其他干擾或與睡眠無關的東西都應留在臥室外。
遵循這些建議,很快就會發現,你的寢室成為睡眠聖地。
整天都遵循良好的生活習慣
有良好的習慣對一整天很重要,可以幫助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擁有一夜好眠。 我們的睡眠醫師建議:
- 運動:散步、去健身房或與朋友打籃球,可以讓你度過一個更安寧的夜晚。一定要在睡前至少幾個小時前完成運動,這樣身體才有時間放鬆下來。
- 保持身材:保持理想體重對個人健康和幸福很重要。過重或肥胖會導致健康問題,包括睡眠呼吸中止症,這是一種嚴重的睡眠障礙。
- 避免吸煙:毫無疑問,吸煙有害健康。吸煙的人會經歷更多的睡眠上的困擾,並且比不吸煙的人更有可能感受到睡眠不足的情形。
注意睡前飲食
吃宵夜沒有什麼不妥,只要記得有些食物的選擇,會比其他的更好!
比如說,喝牛奶或吃一些餅乾會幫助入睡,但富含脂肪或辛辣的食物則會讓你醒著無法入睡,更後悔自身的決定。
以下是我們推薦的睡前食物清單:
- 牛奶
- 火雞肉
- 燕麥
- 花生
- 鮪魚
- 優格
- 雞蛋
- 碳水化合物,如米飯、藜麥、麵包、大麥
這些食物富含色氨酸(tryptophan),一種可以增加大腦產生褪黑激素(melatonin)和血清素(serotonin)的化學物質,這兩種物質都可以幫助入睡。
而睡前要避免的食物,包含:
- 咖啡因
- 起司
- 豬肉
- 番茄
- 馬鈴薯
- 酒
- 辛辣食物
- 高脂肪含量食物
- 加工過的熟食肉類
這些食物中含有刺激物 ,有可能導致胃部不適,整夜無法入眠。
請記住,無論吃什麼,重要的是要監控白天進食的量。暴飲暴食會使胃部不適並徹夜難眠,而飲食不足會導致深夜時分肚子咕嚕作響,干擾你的睡眠!
避免壓力過大
壓力會對睡眠產生重大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壓力管理」很重要,特別是在睡前。
當準備就寢時,進行放鬆的例行程序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無論你做什麼,務必要優先考慮睡眠,特別是在當有壓力的情況下。
睡眠不足只會感到精疲力竭、焦慮,甚至壓力會更大,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專注於睡眠可以幫助突破這個循環。
不要害怕尋求醫療專業協助
並非所有睡眠問題都可以藉由有效的建議來解決。如果有長期不規律的睡眠狀況或睡眠不足的情形,請務必諮詢經驗豐富的睡眠相關醫師。
我每晚應該睡多久?
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睡眠量才能有效的運作,為了讓您更清楚地了解每天需要多少睡眠量,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編制了這張根據年齡推薦睡眠時間的表格:
年齡階段 |
建議的睡眠時間 |
彈性範圍 |
---|---|---|
新生兒 (0-3 個月) |
14-17 小時 |
11-19 小時 |
嬰兒 (4-11 個月) |
12-15 小時 |
10-18 小時 |
幼兒 (1-2 歲) |
11-14 小時 |
9-16 小時 |
學齡前兒童 (3-5 歲)
|
10-13 小時
|
8-14 小時 |
學童 (6-13 歲)
|
9-11 小時 |
7-12 小時 |
青少年 (14-17 歲) |
8-10 小時 |
7-11 小時 |
青年 (18-25 歲)
|
7-9 小時 |
6-11 小時 |
成年人 (26-64 歲) |
7-9 小時 |
6-10 小時 |
老年人 (65 歲以上) |
7-8 小時
|
5-9 小時 |
雖然此圖表提供了應該睡多少時間的一般概念,但僅使用客觀數字來確定是否獲得了適量的睡眠是不夠的。你需要每天評估自己體力的狀態和困倦感。
男人、女人和孩子的睡眠
男人、女人和孩子的睡眠大不同,並且三者的睡眠週期和睡眠障礙風險都有顯著差異。
男人的睡眠
男性睡眠時間少於女性,但較少表示有睡眠干擾。
根據客觀數據顯示,男性的整體睡眠時間少於女性,而且他們獲得的睡眠品質也較差。當男性睡眠時,他們在深層睡眠階段的時間較少,睡眠效率較低,而且整晚會經歷到較多的刺激。
這對許多男性來說是一個問題,因為對於在清醒時需要保持精神和身體的警覺和意識來說,睡眠是至關重要的。
儘管男性的睡眠時間更少,並且深度睡眠階段的時間更短,但他們主觀上表示的睡眠品質卻比女性好。自我主觀問卷調查報告顯示,男性認為自己的睡眠品質高於女性,而且男性也較少自己表示失眠的影響。
雖然這似乎表明當他們一躺在床上,男性極可能會享受一夜好眠,但這也表示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潛在的睡眠干擾。
男性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較高
在罹患或出現這類嚴重睡眠障礙的機率上,男性是女性的兩倍。這是因為男性的脖圍通常比較粗,喉嚨周圍脂肪堆積較多,這增加了睡眠時呼吸道阻塞的風險。
事實上,男性進入中年,就可能面臨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
男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常見症狀:
- 大聲打鼾
- 嗜睡增加
- 睡醒時頭痛
- 易怒
- 失眠
- 性慾減低
- 突然感到窒息或喘氣,從睡眠中驚醒
除了性慾減低之外,值得注意的是,患有勃起功能障礙的人得到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可能性,是沒有勃起障礙的兩倍多。
部分原因是由於睪固酮(testosterone)只在夜間分泌,所以睡不好就會導致睪固酮水平下降。一項由芝加哥大學所進行的研究顯示,既使在年輕男性身上,減少睡眠時間也會導致睪固酮水平下降 10%-15%。
睪固酮水平原本就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然下降,而睡眠不足症狀只會進一步降低其分泌。
女人的睡眠
女性睡眠時間多於男性,卻較多表示有睡眠干擾
總體來說,女性自訴其睡眠時間比男性長,還表示有比較好的睡眠品質,深層睡眠的時間比較多,整個晚上經歷的刺激也較少。
雖然這聽起來是個好消息,但在對女性睡眠品質的自我主觀問卷調查後發現,女性自述的睡眠品質始終低於男性,並且女性表示感受到失眠的人數是男性的兩倍。
為什麼女性睡眠品質較好,但自我感受卻反應整晚會出現較多的睡眠干擾。主要的原因是女性一生中睡眠模式會因女性賀爾蒙而有自然變化。這些變化通常發生在:
- 青春期
- 懷孕
- 更年期
- 經期 (33% 的女性表示因月經而中斷睡眠)
進入更年期可能會導致與女性睡眠健康相關的一系列相應變化。例如,停經後婦女失眠的比率顯著增加,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也明顯上升。
女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診斷率嚴重不足
雖然睡眠呼吸中止症在女性的罹患率要低於男性,但超過 90% 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女性從未被確診出來,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為什麼在診斷方面存在差異呢?睡眠呼吸中止症通常被認為是男性的疾病,而歷來的篩選是針對男性做的。
此外,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女性往往症狀與男性不同,包含:
女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症狀:
- 失眠
- 高血壓
- 疲勞
- 憂鬱
- 無法藉由睡眠充分恢復精神體力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種同時影響女性和男性的嚴重疾病。不幸的是,絕大多數受影響的女性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罹患這種疾病。
如果長期睡不好,而且白天嗜睡,又或者如果符合上述任何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請與我們的睡眠專家醫師諮詢。
好的睡眠會增加受孕率
睡個好覺對女性來說很重要,尤其是在她們想要懷孕的時候。研究發現,接受試管嬰兒(IVF)療程的女性,每晚睡眠時間介於 7-8 小時之間者,她們的受孕機率就會明顯地高於睡眠時間少於 6 小時或多於 9 小時的女性。
如果妳已經懷孕了,最緊要的是要考量睡眠。在懷孕期間經歷睡眠干擾是很自然的;畢竟,僅僅是身體上的變化,就足以讓妳的睡眠模式發生不可避免的改變。
在這段期間,盡可能傾聽身體的聲音並盡量小睡;同時每晚還要盡可能地睡足建議的 8 小時;身體、寶寶,都會感謝妳的。當然,即使不打算懷孕,夜晚優質的睡眠也會讓女性的性欲增加。
兒童的睡眠
兒童需要大量的睡眠
雖然建議的睡眠量因年齡而異,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睡眠對孩童的成長和發育至關重要。
在嬰兒時期,孩子們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每天大約 14-17 小時)。
到了青少年時期,他們大約需要 8-10 小時的睡眠時間。下表顯示了兒童的睡眠指南建議。
年齡階段 |
建議的睡眠時間 |
彈性範圍 |
---|---|---|
新生兒 (0-3 個月) |
14-17 小時 |
11-19 小時 |
嬰兒 (4-11 個月) |
12-15 小時 |
10-18 小時 |
幼兒 (1-2 歲) |
11-14 小時 |
9-16 小時 |
學齡前兒童 (3-5 歲)
|
10-13 小時
|
8-14 小時 |
學童 (6-13 歲)
|
9-11 小時 |
7-12 小時 |
青少年 (14-17 歲) |
8-10 小時 |
7-11 小時 |
無論孩子的年齡大小,重要的是讓您的孩子在舒適、安靜的環境中獲得所需要的睡眠量。這是因為他們的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s)或內部時鐘(internal clocks) 通常是圍繞在一天中的小睡而建立的。
一項研究發現,只要少小睡一次,就會影響幼兒對周圍環境的反應以及在其中玩得開不開心。在這項研究中,沒有小睡的幼兒對周圍環境會表現出更多的負面反應,以及面對謎題拼圖 的反應力下降。少了這些小睡甚至會導致睡眠不足。
兒童睡眠障礙
- 夢遊
- 惡夢
- 尿床
- 夜驚(Night Terrors)(從睡夢中部分被喚醒,伴隨著喊叫或情緒爆發)
延伸閱讀:夜間頻尿竟然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青少年兒童也可能會經歷一種稱為「睡眠相位後移症候群」(Delayed Sleep-phase Disorder)的情形。
這種疾病最顯著的症狀就是想要很晚才睡覺,導致早上很難起床。好消息是,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孩子長大以後就會擺脫這些徵狀了。
睡眠呼吸中止症和兒童
兒童也未能對睡眠呼吸中止症免疫,儘管兒童睡眠障礙原因和症狀可能與成人不同。在兒童中,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常見的原因是扁桃體(Tonsils)或腺樣體(Adenoids)肥大,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通常可以透過扁桃體切除術(Tonsillectomy)而治愈。
如果擔心孩子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或其他未診斷的睡眠障礙,可諮詢止鼾醫生的睡眠障礙門診、呼吸道或齒顎矯正醫師。
幸福健康的生活從一夜好眠開始
無論你的年齡或性別為何,每天早上醒來都精神煥發,並準備好迎接新的一天,可以讓您更容易 地集中注意力,改善與同事和所愛之人的關係,並降低因睡眠不足而導致健康問題的風險。
如果你或家人有失眠的狀況,或者在睡了整晚後醒來仍感到極度疲倦,就可能患有未診斷的睡眠障礙嗜睡。
好消息是,透過正確的診斷和治療,你可以重新活出充實豐富的生活。對於幾乎所有的患者來說,治療的第一步是進行『居家睡眠檢測』。
“內文為專業醫師經驗談,因各人狀況不同,成效因人而異,若有問題請跟從專業醫師評估指引”

馬永昌醫師
臺大牙醫學系第一名畢業
哈佛商學院校友(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LDA)
丰采美學牙醫診所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