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安眠藥濫用可能與失智有關?失眠必看的醫學真相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失眠已經成為許多人的困擾,於是安眠藥成了不少人入睡的選擇。然而,你知道嗎?這些看似無害的小藥丸,可能暗藏著讓你睡得更糟的風險, 你以為在用藥物拯救睡眠,卻在無意間讓健康受到威脅,讓我們來揭開這些藥物的真相,找到更健康的睡眠方法,遠離藥物依賴的陷阱吧!
睡眠呼吸中止症竟是失智症的神祕推手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簡稱OSA)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特徵是睡覺期間反覆發生上呼吸道阻塞,導致呼吸中止和血氧下降,根據《神經科學研究期刊(JNR)》一篇研究中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僅影響睡眠品質,還可能是導致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的重要因素。
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患者在睡覺時反覆出現缺氧的狀況,還會導致睡眠片段化,減少深層睡眠的時間,使清除大腦廢物的功能下降,促進β-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在大腦中的累積。除此之外,睡眠呼吸中止症引起的血流變化不穩定會導致腦部供血不足,損害神經細胞,這與阿茲海默症中觀察到的腦部血流減少相似。
延伸閱讀:睡眠呼吸中止症和阿茲海默症的隱藏真相:透過優質睡眠揭開預防記憶力喪失的秘密
小心!服用安眠藥會加重睡眠呼吸中止症!
根據健保署的統計,國人每年消耗的安眠藥數量已超過十億顆,堆疊起來相當於4170座台北101大樓的高度。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心理壓力、焦慮、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等。許多人遇到失眠問題時,第一反應是使用安眠藥,這些藥物通過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來幫助入睡和保持睡眠。儘管安眠藥在短期內能有效改善睡眠品質,但長期使用可能會帶來一系列的副作用。
研究發現,對於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症(OSA)的患者,在使用苯二氮平類的安眠藥應該更加謹慎,它會放鬆喉部肌肉,導致上呼吸道塌陷而增加阻塞的風險,並減少睡眠中覺醒反應,導致缺氧時的呼吸反射更難啟動,儘管苯二氮平類藥物可以減少睡眠片段化,但長期使用可能會加重呼吸中止,使睡眠呼吸中止症引起的打呼現象更加嚴重。
安眠藥還有一種副作用: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常見的安眠藥包括苯二氮平類藥物(像是贊安諾®、柔安®、安柏寧®、景安寧® 等等)、非苯二氮平類藥物(像是使蒂諾斯®)以及其他鎮靜劑。安眠藥主要是通過影響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GABA (γ-胺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的受體來發揮作用,能夠減少神經元的活動,從而產生鎮靜和催眠效果。然而,長期使用這些藥物可能對大腦的化學平衡產生負面影響。
GABA受體長期受到藥物的刺激,可能會導致受體的敏感性下降,這需要更高劑量的藥物來達到相同效果,從而引發耐藥性和依賴性。同時還可能影響大腦中與學習和記憶相關的神經元,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增加失智症風險。
此外,抗組織胺藥物(如Diphenhydramine、Cyproheptadine)常用於感冒症狀與抗過敏,也具有強烈鎮靜效果
因此很多人也會拿來當作幫助入睡的藥物,但抗組織胺藥物具有抗膽鹼作用,會影響乙醯膽鹼的功能,而乙醯膽鹼是一種在記憶和學習中起關鍵作用的神經傳導物質,長期抑制乙醯膽鹼的活性可能會導致記憶力下降和認知功能減退。
GABA (γ-胺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是一種存在於人體中的天然胺基酸,在中樞神經系統中扮演著抑制神經傳遞物質的角色,負責平衡神經系統的活動。它透過減少神經元的興奮,幫助穩定神經信號,防止過度活躍,從而減少焦慮和壓力,促進睡眠,調節肌肉張力,並具有抗癲癇作用。
安眠藥的另一個問題是它會改變正常的睡眠結構。正常的睡眠週期,包括非快速動眼期(NREM)和快速動眼期(REM)。安眠藥可能會影響非快速動眼期中深度睡眠的品質,在深度睡眠期間,大腦會清除β-澱粉樣蛋白及Tau蛋白,這兩種物質是阿茲海默症主要的病理特徵,如果安眠藥干擾這個過程,這些毒性物質可能會在大腦中堆積,並增加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此外,安眠藥,尤其是苯二氮平類藥物(Benzodiazepines)和一些非苯二氮平類藥物(如Z-drugs),也可能會抑制快速動眼期(REM)睡眠。這種抑制作用可能導致快速動眼期(REM)睡眠時間減少,而快速動眼期(REM)睡眠與記憶鞏固和情緒調節密切相關。抑制快速動眼期(REM)睡眠可能會影響這些功能,導致記憶力減退和情緒不穩定。
長期服用安眠藥的話,可能導致藥物依賴性,當患者嘗試停止使用安眠藥時,會開始出現戒斷症狀,包括嚴重的失眠、焦慮、震顫和其他不適感。這些症狀往往會促使患者重新開始服用藥物,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反覆使用藥物則對大腦造成持續性的損傷。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安眠藥可能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根據一項針對美國老年人的研究,經常使用安眠藥的老年人,在未來幾年內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提高了30%!這意味著依賴安眠藥來解決睡眠問題的老年人,更有可能面臨失智症的挑戰。研究指出,睡眠困難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症狀,而安眠藥可能通過改變睡眠結構,直接影響認知功能,從而加速失智症的發展。
而在近期的另一項研究發現,長期使用苯二氮平類藥物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短期使用者高21%,再次驗證了使用這類藥物會影響認知功能。
不用靠吃藥,這樣做也可以治療失眠
儘管安眠藥在短期內可能會帶來睡眠品質的改善,但長期服用這些藥物卻會大大增加健康的風險。幸運的是,還是有非藥物的替代方法可以幫助改善睡眠品質哦!
在眾多治療方法中,失眠認知行為療法(CBT-i)被認為是預防和治療慢性失眠的最佳非藥物選擇。
研究顯示,接受CBT-i治療的患者在入睡時間平均縮短了30-45分鐘,總睡眠時間增加了30-60分鐘,睡眠效率提高了8%到16%。相比之下,使用藥物治療的患者在這些指標上的改善較為有限,長期看來,藥物效果有所減弱,而CBT-i的效果則更加持久。
此外,患者的主觀睡眠品質評分顯示,接受CBT-i治療的患者比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更滿意。CBT-i組的匹茲堡睡眠品質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在8個月後改善了1.2分,而藥物組則惡化了0.8分,因此,CBT-i被推薦作為失眠的首選治療方法。
結論
安眠藥在短期內能夠有效改善睡眠問題,但其長期使用可能對健康帶來嚴重的後果,加重睡眠呼吸中止症和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讓我們遠離安眠藥的依賴,選擇更健康的方式來提升睡眠。
參考資料:
- Jullian-Desayes I, Revol B, Chareyre E, Camus P, Villier C, Borel JC, Pepin JL, Joyeux-Faure M. Impact of concomitant medications on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Br J Clin Pharmacol. 2017 Apr;83(4):688-708. doi: 10.1111/bcp.13153. Epub 2016 Nov 24. PMID: 27735059; PMCID: PMC5346880.
- Ritvo AD, Foster DE, Huff C, Finlayson AJR, Silvernail B, Martin PR. 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benzodiazepine-induced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 A survey. PLoS One. 2023 Jun 29;18(6):e0285584. doi: 10.1371/journal.pone.0285584. PMID: 37384788; PMCID: PMC10309976.
- Robbins R, DiClemente RJ, Troxel AB, Jean-Louis G, Butler M, Rapoport DM, Czeisler CA. Sleep medication use and incident dementia in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older adults in the US. Sleep Med. 2021 Mar;79:183-189. doi: 10.1016/j.sleep.2020.11.004. Epub 2020 Nov 11. PMID: 33248901; PMCID: PMC7925354.
- Barletta P, Abreu AR, Ramos AR, Dib SI, Torre C, Chediak AD. Role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in Cognitive Impairment. Int J Head Neck Surg. 2019 Jul-Sep;10(3):57-61. doi: 10.5005/jp-journals-10001-1373. PMID: 34305353; PMCID: PMC8302067.
- Daulatzai MA. Evidence of neurodegeneration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Relationship betwee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the elderly. J Neurosci Res. 2015 Dec;93(12):1778-94. doi: 10.1002/jnr.23634. Epub 2015 Aug 24. PMID: 26301370.
- Hsu TW, Chen HM, Chen TY, Chu CS, Pan CC.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Use of Benzodiazepine Receptor Agonists and the Risk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1 Sep 15;18(18):9720. doi: 10.3390/ijerph18189720. PMID: 34574645; PMCID: PMC8467455.
- Griffin CE 3rd, Kaye AM, Bueno FR, Kaye AD. Benzodiazepine pharmacology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mediated effects. Ochsner J. 2013 Summer;13(2):214-23. PMID: 23789008; PMCID: PMC3684331.
- He Q, Chen X, Wu T, Li L, Fei X. Risk of Dementia in Long-Term Benzodiazepine Users: Evidence from a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J Clin Neurol. 2019 Jan;15(1):9-19. doi: 10.3988/jcn.2019.15.1.9. Epub 2018 Oct 26. PMID: 30375757; PMCID: PMC6325366.
- Mitchell MD, Gehrman P, Perlis M, Umscheid CA.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a systematic review. BMC Fam Pract. 2012 May 25;13:40. doi: 10.1186/1471-2296-13-40. PMID: 22631616; PMCID: PMC3481424.